揭开内部审计工作的神秘面纱
作者: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审计处 高峰
问:什么是内部审计?
答:通俗地讲,内审工作可以比喻为患病就诊,发挥"温度计""体检表"的作用,通过医生的问询和检查,找出病人的病灶,尽早治疗,排除疾患。
专业的讲,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、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,它通过运用系统、规范的方法,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,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、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。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》
通过审计活动提高学校管理、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,防范风险,提高效益,为学校实现业务目标提供增值服务。
内部审计工作应遵循“独立、客观、公正”的原则,保证内部审计工作“合法、合理、有效”。
近年来,内部审计逐渐由传统的监督、查错防弊角色向管理、鉴证、咨询角色拓展。
概括的讲,学校内审的主要工作:
1.定期审阅重大内部控制的充足性和有效性;
2.督促学校内部管理和制度的执行;
3.对董事会和学校管理层指出的关注领域进行审核;
4.向董事会和学校管理层汇报审计发现和改进建议;
5.其他领导与职工关心问题。
问:什么是内部控制?
答: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、监事会、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、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。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、资产安全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,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,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。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》
在日常生活中,内部控制的例子也随处可见。比如说父母送孩子出国读书,给了孩子一张银行卡副卡,父母可以通过短信通知等方式适时监控孩子在国外的消费情况,及时发现异常消费并采取措施,设定限额甚至取消副卡。再比如,为了上班不迟到,我们用闹钟叫早,同时再设置手机闹钟,提前半小时出门避开早高峰堵车。内部控制可以防微杜渐,尽早识别风险,将隐患遏制在萌芽中。
问:内审项目的流程是怎样的?
答:如果还是把内审项目比作患病就诊,流程上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:
年度风险评估、董事会和管理层意见的获取等——预检;
审计计划——挂号;
审计通知书——叫号;
访谈——问诊;
审计测试——各种身体检查;
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——诊断和处方;
审计整改和跟进——治疗和随访。
学校内审在一定意义上就好比是学校的医生。医生可以治病,但患者的意愿是决定性的。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,增强自身抵抗力是关键。
问:内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一般是什么内容?
答:一般的常规例行审计项目,审计发现概括的可以分为下面几类:
1.制度、流程的缺陷或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;
2.在执行工作时,没有遵守既定的制度和操作流程;
3.发现的舞弊的行为;
4.其他需要披露特殊问题。
问: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什么区别?
答:外部审计由第三方机构执行,关注领域受到服务合同的限制,如常见业务——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报的合法性、公允性作出评价。审计时主要涉及公司的财务部门,其依据是会计准则。
学校内部审计的侧重点是帮助学校识别风险,评价内控的充足性和有效性,改善和优化管理流程,提高运营的效果和效率,以帮助学校实现业务目标。涉及学校所有单位。其依据主要有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、行业最佳实践、学校规章制度、法律法规、会计准则等。
问:学校各单位应怎样配合内审工作呢?
答:如果您所在的单位“有幸”被内审选中,那就要恭喜你了,这恰恰是一个查遗补漏、防患未然的绝好机会。请在合理时间内向内审人员提供所要求的文件资料,坦率地与审计人员沟通并交换意见,审计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矫正行动。